感悟松柏-pg电子官网

感悟松柏---读《论语》岁寒章有感

发布时间:2010/6/28 点击:380

      《论语》在中国可谓经久传颂、如雷贯耳。有语云,半部论语即可治天下,可见一斑,但因水平有限,自己先前多为浮光掠影,匆匆一读,感觉很是愧对经典。得益于局创建活动和公司职工书屋建设,我有机会重新细读了部分章节。“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先前就很欣赏这句话,只是不知出处,这次重读论语岁寒章,当这句话再一次迸现在眼前,我仿佛看到了孔子执着奔波的身影,看到了松柏迎风傲雪的风骨,不由得思绪如潮、感慨万千,就把一点随想付之纸上,略表对经典和先哲的敬仰。
      松柏在数九寒冬里依然能挺其英姿、鼓其劲气,我想这与风霜雨雪的淬炼是分不开的。而风霜之于松柏不正如逆境之于人吗?一帆风顺固然让人艳羡,但逆水行舟更令人钦佩。安逸的生活不是坏事,而忧患的逆境却会带来更多。可以让我们丰富阅历,磨练意志,看得更深,想得更远,愈挫愈奋,百折不挠,直至成功。贝多芬在双耳失聪后创作了不朽的《命运交响曲》,司马迁遭宫刑,但他忍辱负重,完成巨著《史记》,吉野松阴把监狱视为用功场所,留下了《幽囚录》、《回想录》等名作。这些人身居苦境,并没有自暴自弃,颓废度日,而是愈磨砺愈光芒,在人类史上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光彩。凡木之质易损,嫣蕊之英易泄,相反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两句话与岁寒句有殊途同归之妙。一个人,只有经过逆境的洗礼,才能完成人生涅磐,凌绝顶、登彼岸,达到光辉的顶点。从这个角度来看,逆境也便有了它独特的光辉和意义。《诫淫宝鉴》中有这样的话“世人于忧虑患难之际往往以酒色消闷,实乃不智之至,须知古人于忧虑患难之际正是德业长进之时,其功在胸怀坦夷,其效在身体健康”。一席话,可谓字字珠玑、力透纸背,感谢这古老的文字和其中朴素的智慧一次次为我们带来的光明,在这个色彩斑斓、瞬息万变、价值观多元的时代,虽然很多东西都被遗忘,甚至排斥。但我依然执着相信,当我们身逢逆境,进退维艰时,只要不舍志而去,不妄自菲薄,不坐待时运,而是面对那一刻不停流逝的逆境时光,拼命地加以利用,总有一天我们也会像松柏一样,迎风笑傲,挺拔而骄傲地送走寒冬,迎来又一个春天。
      岁寒其话是孔子为实现政治理想,带领众弟子周游列国期间,在身处险境的时候环顾四周景色,而发出的感叹。松柏和周围的树木花草一起生长,冠华叶阔者嘲其瘦长,争奇斗艳者笑其苍凉。然而岁寒至,满目凋落,唯有松柏仍续其苍凉,持其劲傲。为何?盖因其所基者厚,所养者深,故形华者易其艳,体弱者失其美,而松柏不损其姿,不亏其节。松柏深基厚养,所以后凋,把我们人生修身正已的旅途中理应具备的那种坚忍不拔的精神演绎的淋漓尽致,入木三分。孔子一生孜孜以求,不弃不舍的足迹,也为我们修身养性、做事做人给出了最好的启示:漫漫的人生旅途中,各种艰难困苦的袭扰是必不可免的,要想在工作、生活中不断进取有所建树,必须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忍得寂寞,耐的苍凉,胸怀独立寒秋的松柏精神。松柏有心,惟岁寒然后知,亦犹君子怀德,惟遭变而后见。岁寒句还告诉我们只有在艰难困苦中和落魄失意才能看出一个人品格,而人生更是要在最后看结论。所以于人格,我们当坚守自己的情操,不从众,不媚俗,不为蝇头小利、蜗角微名而折腰;于志向,要坚定自己的信念与所选择的道路,不畏浮云遮望眼,纵然迎着冷眼与嘲笑,也不葬志迷失,既然路漫漫其修远兮,便付之上下求索;于为人,要慧眼识人,包容处事,不忘锦上添花的友情,但更要珍惜雪中送炭的朋友,当亲人、朋友、爱侣处于逆境低潮时要更加一如即往地信任、爱护和支持,莫要轻易的给出否定的结论,付之草率的行动,如此相信我们的人生路必然走的光彩而生动。
      一直记得儿时的一个故事,老师让小朋友们回答一个脑筋急转弯:毛毛虫过河,可是既没有桥,也没有船,它该怎么办?孩子们有的说:“游泳过去啊”,有的说:“一只鸟把她带过去啊”,但都没有答对。最后一个小女孩怯怯的回答:“毛毛虫变成了蝴蝶,它就飞过去了”。答案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多年后我仍不时想起这个故事。毛毛虫时几乎绝无可能的事,化茧成蝶后,竟轻而易举地实现了。仔细想想,人生何尝不是一个化蝶的过程, 有多少挫折像河流般让我们以为无法越过,又有多少困难如高山一样让我们无以为登。但怨天尤人,悲观失望都无济于事,天边更不会飞来一只鸟,展翅助我入云霄。除了在逆境中发奋用功,在涅磐中蜕变求生别无它途!烟台打捞经过救捞体制改革和资源整合后朝气蓬勃、蒸蒸日上,已进入快速发展通道,我们的前辈和师长为之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我们80、90后的青年职工作为未来20年烟台打捞的中坚力量,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以“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与大家共勉,希望我局的青年才俊都能怀进取之心,树松柏之志,在各自的岗位上潜心磨练,锐意进取,不论四季变换,顺境逆境都能保持昂扬的斗志,博观约取、厚积薄发,不断实现自我超越。激扬的青春,我们应当不断逆流而上,化做一只自在起舞的蝶,从容飞过毛毛虫时代一道道不可逾越的河流,为烟台打捞未来的持续辉煌给出闪亮的答案。
                                                                         (本文荣获2010年“职工读书谈心得”竞赛活动二等奖)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