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熄灯点亮地球 用节水哺育生命——读《寂静的春天》有感 -pg电子官网

用熄灯点亮地球 用节水哺育生命——读《寂静的春天》有感

发布时间:2010/9/14 点击:195

      低碳、环保、节能、减排,近来一段时间,这几个关键性的词语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人们开始关注绿色生活、低碳生活,闲暇之余,我拜读了一本环保经典著作《寂静的春天》。阅读过程中多次被作者的精神所感动和震撼,《寂静的春天》吹响了世界环保运动的号角,她证明人类有着无穷的破坏力,如果不加遏制,人类将被自己毁灭。
《寂静的春天》1962年在美国问世时,是一本很有争议的书。它那惊世骇俗的关于农药危害人类环境的预言,不仅受到与之利害攸关的生产与经济部门的猛烈抨击,而且也强烈震撼了社会广大民众。倘若大家有心去翻阅上世纪60年代以前的报纸或书刊,你会发现几乎找不到“环境保护”这个词。这就是说,环境保护在那时并不是一个存在于社会意识和科学讨论中的概念。确实,回想一下长期流行于全世界的口号——“向大自然宣战”,大自然仅仅是人们征服与控制的对象,而非保护并与之和谐相处的对象。人类的这种意识大概起源于洪荒的原始年月,一直持续到20世纪。没有人怀疑它的正确性,因为人类的文明进步是在不断征服自然的过程中构建的,人类当前的许多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也是基于此意识而制定的。蕾切尔•卡逊第一次对这一人类意识的绝对正确性提出了质疑,向几千年的社会传统发出了警示和挑战。《寂静的春天》出版后,这位瘦弱、身患癌症的女学者,遭受了空前的诋毁和攻击,然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她所坚持的思想终于被人们所认同,成为人类环境意识启蒙的一盏明灯。
    《寂静的春天》给了我四点深刻启发:
      一、环境破坏的现状相当惨烈,人类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惨重的代价
      就象书中描述到:美国有一个位于大片农田中的小镇,当春天来时,五颜六色的花朵在翠绿的田野中绽放,各种鸟儿在森林中飞翔,人们快乐的生活在小镇里,其乐融融,一派生机。直到瘟疫袭来,所有的生命走向了死亡,“寂静”覆盖了农田和森林,原本快乐的春天,变成死寂一片。归根到底,这是人们过度使用农药杀灭害虫和清除杂草造成的。人们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断破坏着地球的生态环境,以致癌症和药物中毒的人不计其数,现已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
      我们现在生存的环境又怎样呢?首先是水资源短缺,我国虽然江河纵横,湖泊众多,但由于过度开采和水源污染,目前,全国约有5000万人口的安全饮水存在问题,约有一半耕地经常受到干旱威胁。全国有三百多个城市缺水。据统计,我国将在2030年左右达到用水高峰,用水量将逼近可利用水量的上限。再一点是草原退化严重,前几天看了这样一则报道,甘肃省91%的草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而且每年还以近150万亩的速度扩大,与30年前相比,植被覆盖度由65%—95%降到了25%—60%。另外,矿产资源短缺,耕地资源短缺,能源资源短缺等等,人类破坏了环境,环境回敬给我们的是惨痛的教训。
      二、向社会主流意识挑战和抗争是艰难的,新意识的觉醒为时未晚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以“幅员辽阔,物产丰富”自居,国民经济一贯呈现出高投入、高增长、低效益、高污染的粗放式增长特征,水污染、大气污染、生态失衡已经严重威胁到我们的生存环境,干扰了我们的发展空间,土地荒芜日益蚕食着我们的草原绿地,沙尘暴越来越频繁的光顾我们的城市,可是这些变化并未引起我们的足够注意和重视,相反我们想到了什么?又做了些什么?食品添加剂无处不在,白色污染随处可见,噪声污染、光源污染、热岛效应等等,当环境一天天遭遇破坏,当天气一天天变得恶劣,当生活质量开始下降,我们方才如梦初醒。今年的天气也很反常,炎热、干旱、洪灾、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充斥着新闻、报纸,引发灾害的原因不排除客观因素,但人类活动的影响也是不容推卸的,我们常说只有失去才懂得珍惜,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但如果真到了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是我们的眼泪的时候,恐怕无论我们怎样珍惜,怎样弥补,都无力回天了,所以,节能、降耗、减排,必须从现在开始,刻不容缓。
      三、人类是无知的,庆幸的是发现了良知
      不知从何时起,“地大物博”的语句我们不再提起,不知从何时起“节约光荣,浪费可耻”在耳畔响起。当下,“低碳”成为大家共同追求的新的生活方式,是的,只有实现资源的低投入、低消耗、高利用、高效率,才能保持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统一、和谐。良知的发现让我们能够为自己当初的无知来赎罪,人类的美好未来将再次从这里铺陈开来。
      正在上海举办的世博会,积极推广的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理念,倡导的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废物排放”,这说明,在人类未来发展的进程中,环保是不可或缺的,其地位也将会越来越重要。
      四、低碳生活—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作为普通一员,我们能做什么呢?答案很简单:从自我做起,从点滴做起。停车等候时关掉引擎、离开办公室时关闭电脑、夏天将空调温度调高一度,虽然微不足道,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我所在的百通公司,一直以来都在倡导降耗增收,在工地现场,一堆堆钢筋下脚料被制作成了马凳,一根根截余钢管变成了安装铁件,一钉一铆,在工人的手中变废为宝;在建筑施工、装饰装修中,越来越多的采用环保、节能的绿色材料;在行政办公中,管理人员下班后自觉拔掉电源插头;双面排版打印已经约定俗成。我们局也吹响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打捞经济发展质量,向更健康、更节能、更环保前进的集结号。这里没有惊天动地,没有丰功伟绩,有的是默默无闻、从细节入手。也许无法精确计算出这些能省下一分还是一毛,但是涓涓细流汇成江海,巍巍高山起于垒土,这是一份对公司的责任,更是一份对社会的责任。众人拾材火焰高,让我们用斤斤计较的实际行动为建设绿色家园贡献一份力量。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样一本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有一点是共通的,那就是——《寂静的春天》将环保和理智带给了我们,告诫我们要与环绕着我们的世界和谐相处。《寂静的春天》在上个世纪或许是惨淡的,但是,她将在新的世纪变得绚丽多姿。
      最后,想起这样一首小诗:
      地球是我们的母亲,
      母亲的天空,是慈祥的笑靥;
      母亲的草地,是温暖的摇篮;
      母亲的河流,那是爱的源泉。
      我们都是她的孩子,
      你,爱母亲吗?
网站地图